学术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谈“哲学的位置在哪里?”

北京师范大学杨耕教授应邀做客“庆祝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学术系列活动”,以“哲学的位置在哪里?”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刘森林教授主持,何中华教授评议。



首先,杨耕从三个方面切入本期讲座主题。他指出,从哲学本身来看,哲学既是理性王国,又是问题王国。这也使得哲学的内容、性质等方面一直都处在争议之中。其中最让哲学家深思的是: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位置在哪里?从思想史来看,任何一门学科在其发展中不仅需要研究新问题,而且还需要对其对象、内容、社会功能、理论体系等问题进行不断地反思和再追问,这些都是理论的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如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它本身也处在争议不断的状况中。一般来说,争议在哲学史、思想史的发展中是常见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议是深刻的、广泛的、持久的。

接着,杨耕从两个“关系”入手,深入探讨了本期讲座的主题。其一,哲学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系。对此,他指出,哲学不仅是一个普遍历史的范畴,而且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因而没有公认的定义。因此,哲学的位置是由哲学本身所处的实践需要、知识结构以及认识水平所决定的。然而,这不意味着各种哲学理论之间没有共同点,哲学共同的追求,就是用最抽象的概念、最普遍的范畴来研究和把握人与世界关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哲学既不是宗教,也不是科学,它是用理论的形态来表达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度统一。其二,哲学与科学和政治的关系。针对这一点,杨耕指出,一方面,哲学不能等同于科学。这体现在,哲学所做的是探究和处理意义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进行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并且哲学以真理和价值为追求目标;而科学处理事实问题,以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为认识前提,并仅仅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其中,哲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运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另一方面,哲学也不等于政治。但是政治需要哲学,因为无哲学论证的政治缺乏理性和逻辑的力量,缺乏理念和精神支柱。需要注意的是,哲学不能成为政治的传声筒和辩护词。他强调,就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它既不是人本主义哲学,也不是关于普遍规律的科学,而是立足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实践为理论基础,以人类解放为终极目标和最高目标的哲学理论。

最后,杨耕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时论”进行了回应。他指出,这种以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为由强调马克思主义过时的观点是一种无端的傲慢与偏见。判断一种理论的真理性的标准不在于其产生的自然时间,而在于其是否把握规律。从这一点来说,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当代性。

何中华对本次讲座做了精彩评议。他指出杨耕教授从哲学与科学、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对哲学进行阐释,凸显出了哲学特有的理论特征;而结合哲学的历史语境变化,强调哲学的历史感,最终落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位置的阐述路径也十分具有启发性。


38F8B


主讲人简介:杨耕(1956.2-),男,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代表作为《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及其革命性变革》;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8部,代表作为《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解读》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7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等国家级奖8项;先后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人物奖、韬奋出版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