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周凡教授做客马克思哲学发展论坛

 4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周凡教授应邀做客哲社学院“马克思哲学发展论坛”,作了题为“抵制正义的诱惑——塔克尔、伍德和布坎南眼中的马克思”的学术报告。哲社学院刘森林教授主持报告会。

 周凡教授认为,正义是一个典型的西方文化语境才会出现的概念。周凡教授梳理了从荷马史诗到德国古典哲学对正义的不同理解,并且认为正义与宗教、神学的密切关联。脱离宗教、神学来理解正义,摆脱神的正义来谈人的正义是不合适的、轻佻的。周凡教授甚至通过震惊欧洲的“马丹·盖尔归来”案件来理解(人的)正义的虚假性质,正如蒙田所言,“正义总是拖着一条假腿”。马克思的故乡特里尔在马克思祖辈时就属于法国领土,马克思从小接触的教育也是法国启蒙思想,因此马克思肯定读过蒙田的随笔,并且理解蒙田对正义的批判,甚至《资本论》就是按照“马丹·盖尔归来”的情节来写作的。随后,周凡教授通过塔克尔的还原主义、伍德的功能主义与布坎南的“内在批判”展开了对马克思与正义关系的论述。资本主义是正义的吗?马克思根本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很难笼统地、抽象地论断是正义的还是不正义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表述得很清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不正义的;但也很难说就是正义的。与马克思相对,马克思的理论对手无一不是正义论者,蒲鲁东、拉萨尔与巴枯宁都声称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的目标就是实现正义。而马克思摆脱了正义理论,批判正义理论,从而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

 刘森林教授指出周凡教授的报告图文并茂,幽默风趣,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都是大学教师应该学习的榜样。马克思与正义问题不仅在理论上重要,而且关乎中国的实际问题,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关注。但对该问题的研究不能先入为主,还是要像周凡教授那样认真梳理思想史,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著作,仔细考察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做出自己的判断。最后,在场师生围绕着正义的性质(规范抑或法权),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性质(历史的抑或道德的)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丰富的讨论。

 周凡,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编译局研究员,中央编译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处处长、《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第一副主编,兼任《新马克思主义评论》(集刊)主编。主编《后马克思主义》(2007)、《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2007)、《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2008)、《新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卢卡奇专辑)(2012)、《新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柯尔施专辑)(2015)等译文集,出版学术专著《后马克思主义导论》(2010),出版译著《论政治的本性》(2016)。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兼任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兴趣集中于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民粹主义理论,左翼正义理论。是当代中国从事“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