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道
谢文郁教授谈情感形而上学

  4月19日,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迎来第二十场学术讲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谢文郁教授作了题为“偶态,情感,形而上学”的专题报告,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杰教授主持报告会。

 谢文郁教授的讲座从对英语词modal的翻译出发。学界从逻辑的维度普遍将之译为模态,而他主张从形而上学层面将之译为偶态,并且指出其真值分配与个人或共同体的情感相关。关于可能世界的赋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概率,其真值是以现实世界作为基础;另一种则是按照情感,其真值与情感指向有关。谢文郁教授将贝克莱的名句“存在即是被感知”转译为“能被界定的事就是能被感知的”,这也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

 谢文郁教授认为,情感具有和五官一样的认知功能,情感指向的对象也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情感也可以是持续的、共享的,在与情感对象发生关系时,也可以渐渐形成知识。科学或经验是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来谈论可能世界,而情感的认识则是以可能世界为基础来谈论现实世界,在情感中获得的可能世界会转变成现实世界。偶态形而上学不是臆测的,而是在情感中形成的知识,对于偶态和情感的重视可以为我们提供另外一种文本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哲学中很多关键性的问题。

 哲社学院李章印教授对报告作了评论。李章印教授认为谢文郁教授的生存分析、情感分析是其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分析理路,受到了克尔凯郭尔的影响,也贴近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通过情感分析而揭示出来的情感世界也是一种重要的发现。不过,谢文郁教授把情感问题归到逻辑和认识之中的做法,与主流看法冲突很大,还是不要把情感世界说成认识对象为好。

 随后,与会的学者、同学就相关问题与谢文郁教授展开热烈讨论。刘杰教授认为英文的modal(偶态、情态)与情感没有关联,情这个字只是在翻译时加上的,另外,如果有情感对象和情感知识,那情感是可错的吗?如果是,虚幻与真实之间的界限何在呢?也有学者为谢文郁教授辩护,认为谢文郁教授提出用情感来建构我们的世界(可能世界),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也是典型的形而上学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