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董春副教授在《哲学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董春副教授在《哲学研究》2025年第7期上发表了题为《“象变”与“形定”:易道敞开的双重维度辨析》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对变化的现象的重视是中国哲学的突出特征,中国哲学开创了在现象中把握本质的独特理论路径。这种“以象显道”的致思方式集中体现于易学哲学。易道在“象变”与“形定”的双重维度中得以敞开。“象”源于古人对日月星辰运转的观察,侧重于表征自然万物在未成形之前所展现的形态,其特征是“变”,其呈现方式为“见象”。“形”源于古人对山川草木的感知和改造,更侧重于对事物之存在特性的表征,其特征是“定”,其呈现方式为“形器”。在此基础上,易学家们将对“象”和“形”的认知与后天八卦相结合,将空间纳入时间,以时间统摄空间,通过将“象变”“形定”与人的生命相结合,“以象摄形”“融形入象”,建构出一套融时空为一体的哲学体系。
《哲学研究》1955年3月创刊,是中国国家级哲学理论刊物,是中文哲学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之一。该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理论刊物。它发表哲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重要的哲学问题展开讨论,对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哲学反思、探讨,反映国内外哲学动态,还发表对哲学研究的方向、状况的评论,以及严肃负责的书评、札记和其他多种形式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社会科学、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真理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关系、全球化与价值冲突、科学、技术与社会、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高校哲学教学、科研体制改革问题。
文:王淼 封莹
审核:翁祥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