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如歌岁月|大学毕业四十年感想(哲学系77级校友 沈秀敏、王平)

今年是我们大学毕业四十年,同学发起了写纪念文章的活动,感觉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事情。毕业四十年,再回首大学生活,模糊了当时的一些人和事,强化了对大学经历的一些感想。

首先感慨我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赶上了1977年的恢复高考。

(:沈秀敏,后同)1972年初中毕业,当时青岛有个政策是,出生于1955年的学生不能就业,但可以上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大学。当时和我同届的姐姐已分配进工厂做工,班主任老师就毫不犹豫地给我报了高中。高中两年也确实学到了知识,为我后来的高考奠定了基础。但是高中毕业后,并没有考大学的机会,而是要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我又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山东寿光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农村两年,接触了土地,接触了农活,经受了锻炼,入了党,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后来,下乡知青开始回城就工,因为我是高中毕业生,分配时就被留在了当地的中学,在学校教务处工作,也兼着政治课和团的工作。再后来,知道了高考的消息,经过再三申请,校长请示县教育局,同意了我可以参加高考,但要求只能考文科,考师范院校。直到填报志愿时,学校领导说你报个综合大学文科吧,所以,我就在第一志愿填写了山大哲学系。其实当时很想报北京大学的图书馆系,但名额太少,怕录不上,没敢报。高考时,作文的题目是《难忘的一天》,我写的是参加毛主席逝世纪念大会的一天,应该是很切题的。当年的数学我考得应该也不错,这都得益于高中的学习。王平从小在乳山、鱼台等地读书,也是老师最喜爱的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当时已经就业,在鱼台的一个乡镇干税务工作,但还是选择了考大学。

大学四年,我和王平同属二组,我们同桌吃饭,同组讨论,从相识、相知到相互有了好感,我喜欢他的爽朗与聪明,他喜欢我的随和与温雅,我们从同学关系、姐弟关系发展到恋人关系,毕业一年后结为连理。那时,总觉得谈恋爱是不务正业,所以也不好意思张扬,只是偶尔地看看电影,逛逛街,大明湖是我们常去的地方。

大学毕业时,我报了青岛的高校,王平为了离我近点,选择了潍坊。婚后,我们曾联系过青岛的高校,解决两地分居问题。但潍坊市最后以留住人才为由不发档案,我就只好从青岛又调到了潍坊,也算是与潍坊有缘吧。潍坊虽属中等城市,但生活方便,环境宽敞,气候舒适,居住宜人。

所以,回想起来,我们和大家一样,从内心感谢邓公,感谢恢复高考,感谢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命运改变。

第二感恩大学里结下的老师情和同学情。

大学四年,有二十多位老师给我们授过课,涉及文史哲和一些自然科学学科。虽然老师们授课各有特点,但大都是省内各学科的顶尖人才,给我们传授的是他们对本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是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是他们做学问的态度。这些东西是影响我们一生的,是我们后来学习和遵循的样板。记得在学校时曾与同学讨论大学毕业后的志向,那时感觉能到大学里当个讲师就是最高理想了。结果到我们毕业时,有较多的大学岗位,也让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毕业后,接触最多的是潍坊籍的臧乐源老师,他有时回来讲学,有时回来参加一些学术活动,每次会带给我们一些他的新作品,如报纸杂志上发的文章、新出的书等,我一直收藏着。有时去参加一些省里的学会活动,也能碰到老师参加。会议期间,可以聆听老师的报告和发言,可以与老师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继续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受老师的人格和魅力,充实着我们生活的精神粮仓。

老师们的榜样作用也让我在学校里能够认真教学,善待学生,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后来,我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中,被推上了行政管理岗位,从人文社科学院到图书馆,再到外语系,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能够兢兢业业,尽力做好工作。这些都与山大老师对我的影响分不开的。王平毕业来到潍坊,分配到了潍坊市委宣传部,从干事到副科、正科、副部级,后来调到潍坊艺术学校任校长,一干十年,再后来因学校合并到了潍坊学院。我们殊途同归,最后都在教育战线工作到退休,为潍坊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大学时班里有五十几名同学,年龄相差十几岁,就像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年长的同学关心和照顾着年小的同学,年小的同学信任和尊崇着年长的同学。同学之间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能够相互交流,相互提示,相互帮助,亲如家人。我们班曾获得过学校的先进集体。

毕业后,我们同学仍延续着这种宝贵关系,如尽可能的组织一些聚会。大学毕业十一周年的聚会,我还带着我们的儿子,留下了与同学们的宝贵合影。感谢同学们把他称为山大哲学系77级正宗的后代。我们也曾经相约牟平,带着孩子与家人一起调研、游览,延续着我们的同学情。李芹女儿、毅平女儿小时候可爱的模样还依然清晰。

同学们也一直惦念着我们,來到潍坊总是找时间与我们见一见,或者到家里坐一坐,或者打个电话,有的同学还专程来看我们,都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快乐。我们也找同学帮忙解决过一些工作中的难题。所以说,四年大学生活结下的同学情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人力资源,使我们受益匪浅。在此,也要向一切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三感谢我们生逢盛世,有一个安定富裕的晚年生活。

我们现在退休了,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和时间,只要身体许可,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可以弥补以前的一些缺失。我们常感叹,我们是有福之人,一定要知福惜福。我和王平现在过上了真正的二人世界生活,我们相依相伴,每天除了做各自喜欢做的事,还经常一起骑骑车,溜溜弯,吃个美食,看个光景,感觉生活很幸福。在此,也衷心希望我们的同学都能够开心快乐,健康长寿。希望在毕业五十年、六十年的时候,我们同学还能够相互交流,相互陪伴,把我们的同学情延续下去,延续得久一点,再久一点。

202212月于潍坊

文:沈秀敏、王平

图:沈秀敏、王平、《如歌岁月》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