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新闻
哲社新闻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多措并举推进学院学风建设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以“学风建设”引领贯通人才培养。精心顶层设计,制度保障抓学风。为推进教学质量管理,出台班主任制度及本科生导师制度等相关文件,在配备班主任的基础上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导师成立本硕博学生团队实行一体化指导;学院设有“贤良”励志奖学金、 贤良成长计划奖学金,设立远大科教学术实践专项基金项目;擦亮“岳”字品牌,设置“问岳”哲学本科生学术研究基金项目,举办“览岳”哲学本科生论坛,打造“望岳”海外名家系列讲坛。

结合专业特点,实践育人促学风。重视“实践促学”,涵养优秀学风,学生自主创办“然登沙龙”读书会,以学术创新为主线建设《思想者》学术杂志品牌,迄今已刊发39期;学院设有“社工实验室”,高年级社会学类学生均参与CGSS项目调查;以赛促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多次获得山东省社工案例大赛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以教为学,坚持做好儿童哲学科普,“乐智者”儿童哲学项目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24年首届“全国儿童哲学教学成果卓越团队奖”。

以交流育学习,对外拓展优学风。学院与山大附中开展“哲学赋能教育”合作,与厦门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强基哲学本科生联合论坛,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共同主办第一届哲学本科生联合论坛并签署拔尖学生协同育人协议;人类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学院与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签订学术研究及合作交流协议,外籍教师日常占比三分之二,开设多门双语、全英文课程,本科生赴韩国唐人街进行田野调查;宗教学专业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专业教师多次带领学生前往南京、青州等地外出调研学习。

强化服务管理,多措并举树学风。提升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强化服务管理,对于特殊情况学生、落后学生分级分类重点突破,坚持“漫灌”和“滴灌”结合;培养学生学术兴趣,开设国际学者报告会、举行国际会议和国际暑期学校,哲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翻译安德鲁·鲍伊的经典著作《谢林与现代欧洲哲学》并出版,学院1名本科生论文获得顶级国际会议录用。

文:封莹

审核:翁祥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