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社新闻
哲社新闻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春风育人”主题教育活动:

2025年2月至7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峪见金雕”学生团队在社会工作系顾璇老师的带领下,于济南市长清区梨枣峪村开展“鸟类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自然教育项目”。作为 “春风育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探索本土物种保护与社区生态治理新路径。

梨枣峪山谷生态价值极高,是金雕稳定繁殖地,记录有 119 种野生鸟类。但 2023 年因违规建设房车营地,金雕关键栖息地受损,即便后续依法处理,生态伤痕与社区对保护和发展的分歧仍待解决。团队通过 “科研监测 + 社会调查 + 自然教育” 三线并行模式应对挑战。16 名学生志愿者每两周进行一次野外作业,累计完成 7 次系统性鸟类多样性监测,观测记录 40 余种野生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雀鹰及 “三有” 保护动物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等,为研究鸟类栖息地与种群、评估生物多样性及推动潜在保护地建立提供了关键数据。

 

团队深入梨枣峪及周边村落,通过入户访谈和参与式观察,了解村民对金雕保护及生态政策的认知、态度和疑虑。针对部分村民对保护与发展平衡的担忧,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将生态保护知识、法规与村民生计发展议题相结合,讲述金雕故事、展示监测成果,凝聚 “守护共同家园” 的社区共识。同时,团队注重提升自身生态文明素养与自然教育能力,通过系统研读相关文献,学习优秀鸟类保护教育方案,在校园内反复试课、实践观测技巧、识别校园鸟类,前往华山湖湿地公园研习湿地水鸟识别与行为,探索自然艺术融入教育的方法。这些研习与试课,为面向社区和公众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此次活动将专业知识学习、社会责任感培养和生态文明理念践行融为一体,团队成员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书写高校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育时代新人的青春答卷,让 “春风育人” 理念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


文:“峪见金雕”学生团队

图:“峪见金雕”学生团队、当地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