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召开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见面会
为凝聚家校协同发展合力,强化育人实效,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9月2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于知新楼A座1521会议室召开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见面会,党委书记梅强、副院长吴童立、党委副书记翁祥栋、2025级新生辅导员班梦姣和2025级本科新生家长参与会议,会议由梅强主持。

会议伊始,梅强首先代表学院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用数字“1.2.3.4.5”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史、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研究特色、育人资源等方面情况。他在最后总结时强调,大学是学生、老师、家长共同成长的阶梯,主要的目标愿景是让大家成为更好的自己,学院将立足“爱智乐群 弘德修远”理念,通过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价值引领、人格培育、社会实践等方式和路径,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随后,吴童立聚焦学术培养与专业发展,就学院“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和PPE特色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资源优势进行了详细说明。他指出,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的学术指引。围绕家长普遍关心的专业分流、学业压力及发展路径等问题,吴童立结合往届学生成长案例进行了细致梳理,并建议家长“关注但不过度焦虑,支持而不替代决策”,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大学学习节奏,夯实学术根基。翁祥栋则从大学四年的阶段性发展规律切入,分析了学生在不同年级可能面临的关键任务与挑战,包括学业适应、能力拓展、职业探索与未来规划。对学院坚实学术功底、广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本科生培养进行具体阐释,鼓励新生家长陪伴和支持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共同建构家校共同育人新空间。班梦姣围绕家长关心的新生适应、成长与收获问题,详解家校协同育人规划。她表示未来学院将通过多种方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与家长携手,助力新生在大学期间实现学业与品格的双重提升。班梦姣还就家校沟通的具体方式向家长作了说明。她呼吁家长与学院保持“常态联系、双向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与身心健康。



青年强则国家强。此次见面会夯实了家校协同育人的基础,学院将整合资源弘扬优势,与家长们深度协同,共同助力学生们茁壮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新时代山大人。
文/张琳
图/赵振杰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