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山东大学火炎焱燚社会实践团队顺利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精准扶贫一直是社会和人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为深入探究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8月13日到8月19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火炎焱燚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济南商河袁窦村、孟东村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线上材料收集、线下实地考察与深度访谈,考察当地人情风貌,梳理乡村发展治理经验,透过专业视角分析具有内生性和可持续性的长效脱贫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8月13日,山东大学火炎焱燚团队开展了第一次线上讨论。队长吴宇新向团队成员们介绍了此次实践活动的背景与实践目的。他介绍,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有不少村庄都实现了脱贫目标,但是也有部分村庄存在着可持续脱贫乏力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在商河县扶贫办主任姜国强的建议下,团队确定袁窦村与孟东村作为实地考察地点。此外,吴宇新还与成员们商讨了实地调研的路程规划与注意事项,为行程做好充分准备。

8月14日,团队来到袁窦村进行调研。袁窦村位于商河县孙集镇西北部,原本是省级贫困村,村内有部分村民因病、残等多重情况导致贫困。村内通过招商引资、定点帮扶、发展电商经济与特色旅游产业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脱贫道路。2019年,袁窦村顺利脱贫。村支部书记袁立和这样评价自己的工作,”老百姓觉得我们是官,其实我们不是,我们只是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团队还在袁立和的带领下参观了袁窦村的重点建设项目——秧歌古村。商河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袁窦村在此基础上,组织赋闲在家的村民组成专业秧歌队进行演出,这逐渐成为该村独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村支部扶植有潜力的秧歌队员进行深造学习和巡回演出,精进秧歌技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两手发展,为袁窦村的长效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袁窦村重视村居环境,进行厕所改造。此举不仅能使村居环境更加整洁,还能够进一步保障村民的卫生健康条件。

8月18日,队员们来到孟东村。初入眼帘的便是孟东村整齐划一的楼房,外侧统一刷上了黄色油漆,明亮却不张扬。穿过一排厂房,就来到了孟东村党支部。在这里,队员们见到了村支部书记孟庆恩。孟庆恩介绍,孟东村原来是贾庄镇有名的后进村,村内200户人家,有14户贫困,后来依据科学的管理办法和长效的脱贫机制,在2017年成功脱贫,这一脱贫时间,在商河县所有的贫困村中算是较早的。2020年,孟东村被评为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除了在财力上让村子“富”起来,孟东村也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村内落成的孟子学院,依托于孔孟之乡的传统文化建设,学院外绿树葱葱,空气清新,设有富有特色的孟东村文化标识。学院内仿制古建筑,古色古香,颇有文化气韵。

此外,队员们还分组对袁窦村及孟东村的村民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中,村民们对现有的居住环境和脱贫机制表示满意,并希望村子今后能够举办更多文化活动,丰富现有的精神生活。实践团队成员也基于专业视角分别对袁窦村和孟东村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8月19日,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袁窦村和孟东村的发展经验,各具特色,但也有共通之处。基于乡村本身因地制宜展开脱贫工作,重视人居环境与精神文化等多元建设的齐头并进,才是长效脱贫之良道。

文/殷琪蒙

图/曲玉晴、臧一、吴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