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录
百廿风华·校友访谈|李鼎:上下求索,朝夕不倦

人物简介:

李鼎,男,山东大学社会学系八六级本科生,博士学位,担任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琳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济南科琳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等法定代表人,上海DIS研发中心副主任。李鼎博士是世界教具联合会理事会唯一中国籍理事,曾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荣誉。2015年5月,荣获济南市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4月荣获济南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济南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人物采访:

问:我们了解到您是山东大学社会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请问您入校时,对学校有怎样的印象,在山东大学求学的这几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我是在山东大学旁边长大的济南人,上初中的时候离山大只有不到一公里远,那时候就经常到山大老校去踢球,后来没想到自己也到了这个校园里面上大学。后来读高中的时候我也需要经过山东大学的新校,因为我家当时就在新校和老校之间,山大离我家比较近,对山大也感觉很熟悉、亲切

在山大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社会,认识世界!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比较大的收获,我觉得在山大的四年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自己是在快速成长、快速发展的,可以说山东大学能够提供一个让人蓬勃向上发展的空间。

问:您在读期间社会学系的师资学科是怎样的状态,读书生涯中,您对哪一位老师的印象最为深刻?你们之间有有趣的故事发生吗?您在读期间有没有什么经历对自身成长有特别的影响或提升?

其实对很多位老师的印象都很深刻,因为我们刚入学的时候看到大学的老师都很新鲜,每一门课的授课老师对我们来说都是名师。我们第一届班主任是曾任国政学院院长的刘玉安老师林聚任老师是我们上大二的时候来的,林老师还翻译了《科学社会学》。我们的第二任班主任现任山东警察学院党委书记韩锋老师,其他很多老师也都很有名。在讲民俗的时候,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乌丙安先生来给我们讲的,绝对是大家。不管是在课堂上被专家名师的学识风度所感染,还是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碰撞出火花,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促进和提升。

大学期间对我自身影响较大的经历。

一是参加各种学生活动。我一到学校就加入了一些学生组织,社团活动比较多。在学生记者站做记者采访过校长、书记,还有像刘大钧老师这样的名师;在校学生会当调研室主任组织过校级学术活动,如山东大学的第一届学生辩论赛。通过学术活动我也开阔了视野,接触了很多外地优秀人才,体会到了不同的文化,这对自己的社会化是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二是专心读书。二年级的时候,我把社团之类的活动全部都停掉了,专心上课和学习,并且靠读书、靠成绩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当时还发了30块钱的奖金(笑),那个证书我现在还留着。我在学校团委还主编过《青年园》,一九八七年第8期,上面还有我和很多好朋友的文章,这些可以作为社团活动的一个巅峰之作,那么这边的荣誉证书可以作为在学校好好读书的一个代表作。

三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代表院队、系队踢足球,我到现在还在踢,体育方面也没有落下,尽可能为院系打打知名度。

现在想想在山大的每一天都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事情,另外我从来不会混日子,做什么事情都努力去做,也有很多失败,也有很多的失误甚至很多挫折,但是这很正常,这都是成功社会化的一个过程。

问:我们知道您在1997年创立了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您毕业才7年时间,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有创业的想法?

我毕业七年才创办一个公司很没面子了,蹉跎了七年(笑)。刚创立的时候不叫“山东远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那个时候公司叫“山东省远大网络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毕业之后我先在乡镇企业做饭店管理将近三年时间,90年9月份到93年的5月份,后来我就辞职了。

到96年、97年的时候,当时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智业,做企业策划、产品营销这方面的设计工作,包括市场调查之类的。智业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那时候我们没有技术特长,只是单纯地替人动脑。当时市场上智业被认可的程度很低,所以我就觉得我们需要增加自己的技术含量,我们要利用各种技能来为这个社会服务,这样的话就需要获得更多的抓手。于是就和山大计算机系的几个学生一起,从网络多媒体着手,做了这么一个小公司。

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技术以后,忽然发现自己更爱这方面。那么就经历了一次技术转型,通过这种新的多媒体技术做宣传类的产品。后来到了1999年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技术含量还是不足够,因为做这种宣传类的产品过于依赖政府的宣传周期。我们要抓住一个恒定的需求或者说是一个常态化的需求,这种常态化的需求就能形成一个常态化的商业模式,那我们就能长期靠这个盈利。99年的时候,我们就转向了一种新型教仪器的开发,就是以传感器为基础的数字化实验教学仪器。

问:公司现在发展规模和效益都很好,但肯定创业期间有过困难和挫折的,能和我们说说您是怎么战胜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吗?您可以给有创业意愿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

我们目前是“非上市公众公司”。转型其实就是公司面对困难时的一种自救。当时我做网络多媒体的宣传做得很好,曾经想往电子出版物这个方面去转,也做到过山东省电子出版物的第一名,当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成就展所有的多媒体资料都是我们来做的,还做了山东省各地市的地市级宣传用的交互式多媒体光盘等等。但这不是一个常态化的需求,收入和市场没法保证,面对这些我们就需要抓一个稳定的市场。

当时听说美国引进了一种新型的教学仪器,就是传感器测量数据,计算机分析数据。国内刚刚开始有人仿制,所以我们也开始尝试自己做。1999年11月份,我们买了第一台电烙铁,开始做电路,也请了一个对这方面有一定积累的物理老师来帮助我们,这就是第一次转型。转到这个方向后出现了新的难题:东西好不容易做出来了,怎么应用出去呢?这就要推广。谁来用呢?用户就是各中学的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

事实上,老师们习惯用打点计时器来测小车的运动速度,用秒表、弹簧秤这些传统实验方法,一下子让他们用传感器来测、用计算机来做分析,这个困难是很大的。当时中学物理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老教授阎金铎教授跟我说:“小李,你要知道现在我们很多地方,别说电脑,很多西部地区的学校连电都没有。”你想,总主编都这个态度,当时我也挺灰心的。但是有专家给我们指出来:到上海去。我还不以为然,认为应该先到深圳去,深圳的教育应该对应着对我们这种新型仪器的需求,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深圳需求不明显。回来以后专家还是建议到上海去,我们就去了,结果也不如意。

2002年1月26号,因为机缘巧合我又到上海参加了一个教材配套的选型会,去了以后才知道对手是世界五百强的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他们那个时候在中国已经做得非常成功了,掌握了上海大量的资源。会上我们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态:根据技术能力全面满足上海的需要。我们现有的产品可以完全不要,而且整个公司会投入全部的资源来做这一件事情。结果TI那边表示:我们没法根据上海的需求来调整我们的产品。当时演示的现场各有千秋,没想到几个月以后结果下来,我们带走了所有的“蛋糕”

上海成立了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这个研发中心由三方组成:上海教育教研室、上海市风华中学、山东远大网络多媒体有限责任公司。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命运就改变了,因为我和上海教育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这个机构建起来以后,上海就把我们共同研发的产品放到了上海课程标准教材里面。应用的前三年是没有资金的,只投入没有产出,这段时间是最难的,直到后来浦东项目的出现才让我们缓了过来。在上海,我们不光有商业上的进步、生意上的成功,而且从外行到内行,从非专业到专业,我的目标也从“做一个产品让公司生存下来”变成了“挖掘实验教学的内涵”

我师傅是上海风华中学的老校长、国家级的物理实验教学专家冯容士老先生。老人家在物理教学方面颇有造诣,在工作上和论文写作上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后来我又读了博士,尽管过程一波三折,但最终靠着努力成功考取博士。从那之后,事业基本上稳定,我个人的学业追求也算是满足了。公司2014年上了新三板,这几年的经营也一直比较稳定。总的来说,没有困难,就不是生意,更不是人生。

最关键的几个转折点我再总结一下,第一个转折点是成立公司以后有第一个转型;第二个转折点是走出山东走向上海。这两个转折奠定了我们现在的基础。个人的转折包括和上海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另外自己也从一个文科生转型为一个理科生,并考取了博士。第一谈不上成功,第二就是吃了很多苦,但是没白吃。第三个自己脑子不是属于活络的,只是自己兴趣比较广泛,愿意学新东西。这是我对自己很客观的评价。

问:现在在校本科生基本都是00后了,依您的社会阅历,我们应该在学校怎么提升和发展自己?您认为大学毕业生胜任一份工作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请您给学弟学妹们一些人生道路上的宝贵建议吧。

创业很难,不要轻易创业。创业里面的风险和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所以说创业一定要谨慎。不管做什么工作,踏踏实实肯定会成功,因为山大社会学这个基础平台还是不错的,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不要太循规蹈矩。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一些判断或者做一些行动,不要勉强自己,尤其现在就业形势不太好,希望大家谨慎一些。

个人成长方面来说,希望同学们多读书。书不压身,书只压书架(笑),多方面的知识都要涉猎,最好掌握一两门技能。文科学生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对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有些欠缺,这是我们的弱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应该分家,知识技能要统一,技术也要学,所以一定要学习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尤其是科学史这方面。

问:今年是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您对山东大学和咱们哲社学院有什么期望和祝福吗?

对学校的期望谈不上,这太高了,谈谈对咱们自己学院的期待和祝福。

一是希望学院形成包容多元化人才的育人机制。就像我现在研究的科学教育基础教育理论,也讲人的发展肯定是百花齐放的,结合这些年的人生经验,见过这么多人,跟不同类型的人共事过,我也感受到人的这种性格特征没有好坏之分,每个人的每种特性都能够导向为社会做贡献。

二是希望学院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让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知识不等同于技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也不能脱离实验来学知识和技术,科学的学习需要通过触摸体验、手脑并用以及身体感官和环境交互作用。如果有需要的话我现在公司的实验室也可以为大家提供场所,这个对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还是很有用的,它能让你获得很多在其他地方获得不了的体验。就像我们现在讲教育,讲什么是教育的好的成果,学生接受了教育以后能举一反三能够迁移,就像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保障方面获得了一个概念,受到教育以后你可以把专业应用到管理学中。我们对任何事物形成科学的认知都是不能离开实验室或者说实践的,所以说实验其实是科学诞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没有实验就没有现在的科学,那没有实验教学就没有现代科学教育,这种实践体验对我们文科学生也都是有用的。

最后祝愿母校百廿生日快乐,祝愿母院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