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录
百廿风华·校友访谈|袁小平:励耕问学,执信求索

人物简介:

袁小平,山东大学社会学系1999级本科生,山东大学社会学2003级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访问学者,现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MSW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民政部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等。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理论与应用、社会治理创新及农村社会工作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1项结项良好),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等,共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曾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等。

人物采访:

问: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您是山东大学社会学系1999级本科生和2003级硕士生,您能否谈一谈自己是如何同山大社会学结缘的?

这其实完全是一个意外,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我被调剂到了山东大学社会学专业。说实话,当时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社会学是什么,就感觉比较意外,后来进入学校学习之后才知道社会学是什么。学了几年后,对社会学开始感兴趣了。到了大四,我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就留在了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也没有想着要去换专业。所以说是这种高考录取的一个小惊喜,让我与山大社会学结缘。

问:在山大求学的这几年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第一个收获是收获了对社会学的学习兴趣。我做硕士论文的时候,在后记里写了一些感谢的话,重点感激了两位老师,一位是李善峰老师,一位是林聚任老师。李善峰老师是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林聚任老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李善峰老师在社科院,他给我们上农村社会学课程。之前我们学习的课程,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李善峰老师讲农村社会学时能以很多的案例来回应理论,一下就打开了我们思考的大门。所以我在后记里感谢了李善峰老师把我领进了社会学的门。后来林老师也对我进行了严格的社会学训练,让我能一直在社会学里耕耘。所以要说收获,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母校让我找到了一个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领域,能让我一直坚持下来。

第二个收获是收获了友情。我在山大,从本科到研究生都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研究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非常想留在山东,特别是济南,因为很多同班同学和朋友都留在了济南。虽然后来还是回了老家,但是目前我和同学们还是有很多的联系。这也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收获。

第三个是我们还收获了师生的感情。我们和老师们相处得特别好,像林聚任老师、葛忠明老师、李芹老师、王忠武老师、程胜利老师,包括后来留校工作的师兄师姐等,他们都很关心我们,让我收获了浓厚的师生感情。

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让您印象深刻的老师,对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我觉得每一位老师都很负责,都很敬业,对我有很深的影响,让我在学术研究当中无形坚持了他们的特点。我的导师是林聚任老师,大家都知道他做理论社会学做得非常好。社会学有很多流派,每种流派对社会现象的基本假设和解释都是不一样的。林老师让我养成了理论思考的习惯,让我做研究要有理论抱负,要去跟理论对话,这让我非常受益。李善峰老师对实践的密切关注让我注意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勾连非常重要。葛忠明老师也对我有很大影响,他的课非常精彩,特别是在讲古典社会学的时候,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让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还有很多老师对我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问:我们了解到您的研究方向包含了社会政策理论与应用、社会治理创新和农村社会工作,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吗?

我的硕士方向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主要从农村角度来讨论,所以我一直保持着对农村的关注。后来转向做社会政策,是因为我的博士导师是做社会政策方向的,这也成为了我的学术主攻方向。不过,我一直在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主要讨论农村的社会政策。这些年我会去关注农村社会工作、反贫困政策等,其具体研究场域是在农村,所以还是在做农村社会的研究。后来为什么去做社会治理创新呢,社会治理创新是当前社会政策的一个主要关注点,治理的创新往往是政策的创新,我就延伸着去讨论一些创新性的政策和公益慈善社会组织。

至于怎么来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我觉得这是一个研究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学术兴奋点的问题。大家寻找自己的学术领域时,一是要有兴趣驱动,我做的大部分研究是关于农村的,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这是我自己的兴趣驱动;二是要学会把研究领域缩小到一个具体的主题上三是要围绕着这个具体主题,在理论驱动下开展相关的对话。做到了这三步,我觉得研究的领域差不多就能定下了。

问:研究生阶段的选题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也困扰着一部分同学,对此您能否给同学们一些建议?

第一,要学会思考。研究生与本科生不同,本科生是接受知识,研究生是要在此基础上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牛顿,他能提出苹果为什么能从树上掉下来的问题,并能够从专业角度进行解答。对于研究生而言,要学会提出一个问题,并且尝试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回答它,回答深不深是后话,但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所以我想给大家一点建议,就是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去思考我该怎么去提出一个问题。第二步就是要解决问题,怎么解决?当然要用专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跟我们学习的知识结构有关系。你只有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有了很深的了解,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做到这一步也很简单,就是大量地阅读文献,这样你才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领域。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如果看的专业文献多,就能慢慢的学会思考,逐渐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

第二,要与其他人讨论。在很多学校,导师们都会开读书会或者是相互讨论的会议。一个人思考不太容易打开思维的大门,所以要多跟老师讨论,多跟同学讨论。就像我们的学术研讨会,不就是通过讨论来形成扩展自己对这个领域的了解吗?

第三,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生要学会确定一个主要的领域,然后围绕着这个领域形成知识和实践积累,深耕下去,不要什么热门就去研究什么,这样的学术之路才能长久。

问:您共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社会政策分析等领域有丰富的成果,是什么动力促使您这么多年来在这类领域深耕、探索?

第一个原因是水到渠成。因为我博士做的就是社会政策,这些年也一直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思考和调研,很自然会形成一些成果。就像刚才说的,在一个领域一直做下去的话,自然会有一些产出。

第二个原因是兴趣。我的一些研究都是来源于我对实践的观察,想用社会政策的一些理论视角去解释经验当中存在的各种现象。

第三个原因是自我加压。做研究是很枯燥的事情,写论文有时也是很痛苦的。很多时候我们说喜欢这个才愿意去写,但是并不是每一篇论文都是如此。而且,喜欢思考跟喜欢写作是两码事,因此,要有一些科研产生,自我加压也很重要。它能让我们克服自己的懈怠心理,走出舒适区。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趁着现在有精力就多做一点,以后事情多了就少做一点。我个人觉得年轻人在做学术当中一定要有自我加压和自我要求,这能让我们保持科研节奏。

问:您近年来一直关注农村农民问题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也对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见解。根据您的调查研究,您认为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如何?社会学和社会工作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我一直在关心农村社会工作,在2008年写过一篇文章来讨论农村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基于当时社会工作的发展重心在城市,提出了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就是想用农村社会工作帮助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推进农村社会公平。这是我思考这个议题的基本点。

至于二者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我在2019年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里面谈到社会工作有四种理论范式,社会工作可以担任调停者、意义探求者、觉悟的提供者和革命者四种角色。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社会工作的价值,除遵循的范式不同,社会工作的角色也不同,除了修复社会结构外,还可以做社会变迁、社会引导等工作;除了服务性地承担事务、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还可以做意义的阐释者,帮助村民解读社会政策。总之,社会工作的角色应该是多元的,工作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提供个案或小组服务来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治疗与改变。

此外,我认为在实践中还可以围绕着乡村振兴的任务,来思考社会工作能干什么。乡村振兴有二十四字方针,其中治理有序、乡风文明这两个指标是社会性的,社会工作关注社会性问题的解决,我们的重点应该在社会性的目标上,所以我们的参与应该围绕着乡村振兴关于社会性目标的干预展开,比如怎么让治理有序、怎么提升农村治理。现在农村的空心化很严重,乡村中没有人,而社会工作能够很好地回答如何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团结、乡风文明等等。乡村振兴的社会性目标和社会性领域应该是社会工作的重点,围绕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去拓展,可以在产业中、环境中、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去探索。

问: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在乡村振兴中有怎样的责任与使命?

乡村振兴是一项国家战略,为什么会上升到国家战略,首先是因为这个问题很严重,其次国家非常重视,这意味着会有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体制会进行创新,资源也会大量地投入,因此这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不断会有新的东西出来。对于社会工作的学生而言,第一,我们要对乡村振兴保持关注,去研究在乡村振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社会工作如何进行服务创新、切入点创新等等,这也是为学生提出的学术使命;第二,社会工作运用自己的实践方法、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首先能够切实解决、回应当前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和问题,其次,通过服务我们也能够加深对研究的认知,再次,进入这个领域可以让我们保持对社会的关注,更贴近现实,这是一种很好的“课程思政”形式。

问:您从教多年,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您有什么独特的教育理念或方法吗?

在这里我想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两点感受:第一,要跟学生互动,在单位上我比较年轻,喜欢与学生互动,所以和学生课下的互动也会比较多,这种互动能够为课堂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好的氛围,我认为这是基础性的工作;第二,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考虑所用的教学案例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因为只有案例和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学生才会喜欢,在教学中使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知、能看到的案例,学生才会有分析的欲望;其次以学生为中心,备好一堂课很重要,课堂想要有质量,教师就要认真对待,把课备好。总之,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要对自己有把课讲好、把课上好的自我要求。

问:您在学术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您认为做好学术最重要的品质和素养是什么?

首先我要说明一点,我没有取得良好成绩,没什么有影响力的成果,只是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了一些任务而已。谈论这个话题我觉得底气不够,仅仅有点小思考。

第一,要执着。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将研究兴趣转换成成果,期间的过程是很困难的。需要有自我要求,碰到困难时,就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学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时间性的投入,看得多、写得多,学术功底就会慢慢扎实。

第二,思考很重要。我们要学会有反身性的思考,只有把思考变成一种习惯,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很多时候大家做学术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研究生的研究领域是老师给的,博士的研究方向也是老师给的,当时闷着做也能做出来,但很多人做完之后就不知道再去研究什么了,原因是他没有反身性思考的习惯。举个例子,我原来研究社会动员,在研究之后我发现国家很重要,所以我就去研究为什么国家的动员会没有效果,再后来我带着这个问题去做社会政策研究,研究国家在社会政策中的角色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当我们学会反身性思考的时候,会让我们从这个领域延伸出新的学术领域。

第三,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很重要。山大以文史见长,学生培养讲究思想性,但如果只有思想性是很难做出研究的,因为我们的研究要落地、要跟社会现实结合,尤其是我们社会学。因此,对研究生而言,要去接触丰富的实践,有时实践带来的反馈会推翻我们原有的理论。以我个人为例,我在社会政策领域中的一些成果,是先在参与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然后再用我的专业知识去解答而来的,所以同学们想要写出论文来,一定要与实践结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否则提不出问题来。

问:结合您的科研和工作经历,请您给未来想要在社会科学领域深造的同学一些宝贵建议吧。

第一,山大给了我们很多,我上学时最喜欢的是去图书馆,刚开始默默的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把书架上的C913都看完,但是很遗憾没有实现。山大的学风很好,同学们读的书也很多,我希望同学们保持阅读的习惯,围绕专业集中阅读、大量阅读,专业素养才会提高,才会有专业的兴趣和思考。阅读多了,吸收的东西多了,学术领域自然就找到了。

第二,如果想继续深造,除了阅读还要尝试着去写作。山大的同学读书很多,我们阅读了之后要从研究性的角度去写作,把理论与实践用规范的研究方式写出来。写作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这样我们的研究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否则只读书而不进行研究,能力很难提升。所以我建议大家尤其是研究生同学要学会去写、去探索性地发表。发表是对自己的承认,当你发表了一篇就会去思考怎么发表第二篇,这样研究的逻辑性才可以出来。

第三,要多跟老师去学习,尤其是课题式学习,积极参与课题和调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训练自己写作专业文章的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的资料很重要。大家要保持对最新权威文献的追逐和关注,对于社会学的好的刊物,要保持阅读的习惯,看得多了,慢慢的,我们的学术审美就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