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录
文化“两创” | “言传中感悟身教”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丨刘玉林:深耕古籍沃土,厚植文化芳华

卷首语

广大文史哲校友们的回忆和期许,记录着他们在山大的校园时光,承载着山东大学的发展历程,凝练着山东大学的文化精神。通过寻访校友,我们感受着“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共同见证他们“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山大贡献的担当和作为。在山东大学校友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挥学科优势,组建“星火”学生党员先锋队,对文史哲校友进行访谈,特此推出“文化‘两创’|言传中感悟身教——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专栏,展现校友风采,探索学科发展与校友文化建设互动机制,弘扬山大精神,探寻文化双创路径。

校友简介

刘玉林1980年生,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文学院2003级校友。于2006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进入齐鲁书社工作。现任齐鲁书社副总编辑,编审,兼任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等。

编辑著作:《清儒地理考据研究》《宋代序跋全编》《历代丛书汇纂》《海岱古族古国吉金文集》《山东省历代方志集成》《孟府档案全编》《录鬼簿及续编校订笺释》《曹贞吉全集笺注》《陈介祺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研究》《王懿荣书札辑释》《陶渊明接受通史》等。

主持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3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4项,策划“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专项规划项目3项。

获得奖项:责编图书《清儒地理考据研究》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宋代序跋全编》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录鬼簿及续编校订笺释》《曹贞吉全集笺注》《陈介祺研究》荣获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奖等。

追忆青春:

负笈山大,求学三载

当年报考研究生时,刘玉林以369分专业第一的成绩进入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入校之后,他首先被山东大学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感染,在同书本与大师的交流中开拓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刚入学没多久,在2003年底举办的中国文学精神暨文学史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让他大开眼界。这次会议是文学院牵头举办的,通过对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专项研究以提炼出文学精神。会上学界名流、大咖云集,邓绍基先生、罗宗强先生、黄霖先生、刘扬忠先生等著名学者都出席参加了会议。刘玉林当时参与了接待工作,见到了原本作为学生只能在书本上见到的大名鼎鼎的学者们,尤其是文学史的主编,这种体验对于一个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此外,山东大学开放办学的思想也让刘玉林收益良多2004年,山东大学聘请叶嘉莹先生的弟子、台湾大学林玫仪教授任教。与一直接受的大陆传统的高等教育不同,林教授以独特的教学模式来讲授清代词学,一是自编课程讲义,二是实践古籍校勘。与众不同的授课模式让他受益颇深,之后他从事古籍出版工作,专门策划了清代词学的图书选题

学业之余,刘玉林在山东大学也培养了十分广泛的兴趣爱好,其中最为喜爱的是打排球。排球对于刘玉林来说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他依然记得,当时2004年中国女排在雅典夺冠,那个时候没有视频直播,只能看文字直播,最后的逆转可谓惊心动魄,令他彻夜难眠。那时候他担任文学院排球队队长,带队出征“山大杯”排球比赛。同时,他还参加当时山东大学三个校区之间举办的友谊赛。在比赛中他表现出色,和队友们被山大女排教练邀请去当陪练。毕业之后,几位山大的球友又组建了“缘泉”排球俱乐部,举办了一些业余活动。现在,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还偶尔打一打气排球。

作为“80后”,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事迹已经刻进民族记忆的深处。刘玉林认为,中国女排体现的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是非常值得弘扬的,对自己的身心、工作有极大的正面影响。排球运动更多讲究的是一种配合,一锤定音的核心球员固然重要,但更多的需要一传、二传的默契配合。在比赛中,队友们培养出的相互信任对平时的学习、工作以及做人做事都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好学实干:

山大精神,历久弥新

谈到山大精神,刘玉林的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山东大学图书馆的主楼上“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八字校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八个字背后所体现出的山大精神,被一代又一代山大人传承。他认为,作为山东第一学府,山东大学以儒家的求学精神为指引。在《论语》中,孔子反复强调一定要好学,曾形容孔文子的一句话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山大精神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兴盛的学风

在刘玉林进入山大求学的年代,一些基础设备还不是很完善。他回忆到,当时教学楼接热水的饮水机并不像现在一样可以顺畅直饮,而是会边烧边以很细的线状水流往下淌,这样打水就需要排一个很长的队伍。在排队时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都拿着书本在阅读学习,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当时的教室也没有现在那么多,去自习想要找到空位非常难。有一天,听说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们集体去做实验了,他们兴奋地跑到了生命科学学院的大楼,找到了一间比较空的教室学习。这种争分夺秒、勤奋刻苦的学风深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山大学子。

刘玉林认为,山大精神还体现为稳重充实、崇尚实干。这与老校长潘承洞的数学研究讲求实干密切相关。在他读书的时候,山东大学数学系教授王小云连续破译两项美国发布的世界最高难度密码的事迹在学校中乃至全国广泛传扬。在了解这一事迹后,全校上下欣然鼓舞,不仅因为这番成就是王小云教授以纯手工计算的形式稳扎稳打干出来的,还因为在密码学上战胜美国是爱国精神的彰显。刘玉林作为山东大学的一分子也非常自豪,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前进、勤奋实干。

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人文学科更是讲求治学严谨。他还记得,当时研究神韵诗学的恩师王小舒教授如此勉励自己:“做学问就像修炮楼一样,不能只是攻城略地,还要‘结硬寨,打呆仗’,一定要守得住自己的学术根基” 这番教诲让刚入校的刘玉林受益颇深,面对广泛的学术领域与大量的学术空白,他体悟到:“研究生教育更为侧重的是真正扎实研究进去,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课题上有所建树。

深耕古籍: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刘玉林的工作与研究生时期的一个研究项目密切相关。当时,他的导师王平先生正在从事教育部的一个课题——“明清小说传播研究”。在明清小说研究中,有一部难以绕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金瓶梅》。《金瓶梅》是争议性比较大、敏感性比较高的一部古典小说名著。王平先生将这项研究工作安排给了刘玉林。刚接手时,他也有一些顾虑,但导师叮嘱他要摆脱世俗的观念,要从小说传播以及文学史地位的角度上来探讨,比如《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影响等,要用学术的眼光去看待。

毕业之前,这个课题已顺利结项,紧接着就要出版面世。刘玉林负责与山东大学出版社的编辑进行对接,对出版社的一些操作和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出版实务的一些经验。导师认为,他既拥有古代文学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就推荐他去齐鲁书社——中国第一家出版足本《金瓶梅》的出版社工作。2006年毕业,他通过了面试,成功入职。后来,他还担任了张竹坡批评本的《金瓶梅》的责任编辑,策划了《〈金瓶梅〉版本史》等重点图书,可谓夙缘有定。

入职后,刘玉林从助理编辑开始做起,埋头于书稿清样之中。与学生时代进行的“明清小说传播研究”的学术分析不同,这里更多的是从事文字编校类的工作。首先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就是要过文字这一关。古籍里边有很多繁体字、异体字,当时查阅资料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有的生僻字在常用工具书是查不到的,只能查《汉语大字典》等专业辞典,非常耗时耗力。刘玉林所在的一编室(文学编辑室)的老主任闫昭典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回忆到,闫先生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活字典,遇到古文字的难题经常问一得三,闫先生会不厌其烦地告诉这个字的不同写法、用法。

后来,随着岗位调整,刘玉林从一编室(文学编辑室)调动到了二编室(历史编辑室)。刚入社三年的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为主题策划了一个从套书选题:中国历史每一个兴盛的王朝,在60年一甲子的时段当中所遭遇的经历具有相似性。这个选题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并获批通过,于是他着手去邀约作者。作为一名年轻编辑,他当时缺少作者资源,一筹莫展之际,他想到了母校山大有着“八马同槽”美誉的历史文化学院。最终他一共约请了五位作者(其中有四位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老师或校友),每位作者分别负责汉朝、唐朝、宋朝、明朝、清朝。作者们根据他的选题思路,将书稿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了。“开国六十年”书系得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次出版经历对他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在他看来,母校山大的品牌和资源对个人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有好的创意,没有好的作者资源也很难实现。

后来,刘玉林又到了四编室(影印编辑室)工作,负责《山东历代方志集成》《宣统山东通志》《孟府档案全编》《历代丛书汇纂》等大型图书的出版工作,这些都是非常庞大的古籍项目。影印图书工作最困难的是底本的选择。只要未下厂付印,在没有找到最好的底本之前,工作都充满了变数。一旦没有选到最佳的底本,基本都需要推倒重来,这样欲哭无泪、伤心欲绝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

在任职副总编辑之后,刘玉林侧重于图书选题的策划工作,特别关注如何挖掘山东的优秀古籍尤其是古典文学的选题。目前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古籍的深度整理,不仅要把原始文本进行标点校勘,还要对文本里面的含义与本事予以笺注。这样的工作需要持续漫长的时间,《曹贞吉全集笺注》就是典型的例子。曹贞吉是山东安丘人,是与纳兰性德齐名的、号称“京华三绝”之一的清代著名诗词家。他的词学在当时成就非常之高,但是长期缺乏深度整理,这项工作前后花费了13年的时间。山东大学袁世硕先生主持的《录鬼簿及续编校订笺释》,延续冯沅君先生的研究方向,将记载元代散曲、杂剧作家姓名、事迹及其作品名目的戏曲文献进行深度整理,也是历经三代学人的不懈努力才得以完成

文脉庚续:

文化“两创”,古籍新生

早在山东大学求学时,刘玉林的内心便已播种下文化创新发展的种子。在这一方面,他提到了导师王平先生对自己的深远影响。在报考研究生之前,刘玉林详细了解了王平先生先前开展的叙事研究并阅读了相关著作,但在入校之后,王平先生表示自己的方向已经转入到传播研究。这让他感到非常诧异,一位学者在学术的转型、思考与实践的整个过程竟能做到如此快速和活跃。王平先生具有超前的学术视野,在古代文学研究需要大量沉淀积累、广泛占有基础材料的情况下,还能引入一些西方的先进理念,展开前沿性的学术研究,这对刘玉林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启发。

进入古籍出版行业后,在文化“两创“方针的指导下,刘玉林一直投身于古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事业中。他认为,通过挖掘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先前未经整理的古籍整理出来,把已经整理的古籍做深度整理,是一个很好的践行文化“两创”的途径。现在国家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古籍出版工作在传承和弘扬方面越来越得到重视。我国的古籍浩如烟海,目前已得到整理的仅占十分之一,仍需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此外,刘玉林还参与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古籍融合发展的工作。他表示,齐鲁书社目前正在推进“中华武术典籍知识服务平台”项目,努力让古籍动起来、活起来,在形式上更加生动与活泼。以往经过深度整理的武术古籍只有少数研究者阅读,人民大众很难有途径接触与了解,也就失去了很大的群众基础。一旦这些古籍经过数字化形成知识共享平台之后,广大人民群众想要了解螳螂拳、太极拳等传统武术,就可以通过在知识服务平台进行检索,精确定位想要了解的武术种类,学习武术招式,阅览最原始的传承记载,甚至拳谱当中的人物通过三维立体形象可以“动”起来。这也是古籍出版行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鲜明体现。

校友寄语:

读书明智,学以致用

就大学阶段如何有意识地提升个人素养,刘玉林向未来有志于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同学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首先需要一个宏阔的学术视野,在读书的时候,除本专业的书之外,一定要多看一些其他专业的书,现在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如短视频、音频等获取知识。只有这样,在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时才能有更广的知识面。一个朝代、一个地域、一个人物,在任何一个层面平铺开来之后展现出的信息量是海量的,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必须得有能力把它们整合起来

第二要有敏锐的选题视角。在策划选题的时候,要有一种比较强烈的预判:我认为这本书能是一本好书,或者是我觉得这个作者是一个有优秀潜质的作者。谁都想签约一流的作者或者学者,但是更重要的能力是在他们没有成名之前将他们挖掘出来,这一点需要非常高的眼力。要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多参加一些学术性的会议多去读一些前沿性的文章

在谈到习得知识和工作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区别时,他认为,传统型学生的知识迁移分为两次:第一次是从课本到考试,然后转化成考试分数,知识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来自于教科书和课本,再通过做不同的教辅,锻炼出考试能力。第二次知识迁移是到大学以后,从书本知识、学分到实践应用,这相对于前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评判的标准不是分数,而是业绩。因此需要多看书、消化吸收知识,然后反复地去“用”“用”字体现在多练,一是读书的心得要多跟同学和老师交流,练习表达能力;二是多参与社会实践,练习知识转换能力。先是多学多用,再是活学活用,把知识和现实结合得更紧密一些,做到学以致用。当然这个过程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需要同学们自己实践与体悟。

最后,他向山东大学就读的学弟学妹们送上了三条寄语:

第一,最重要的是要以山大为荣“凡我在处,便是山大。”作为山大人,无论你未来在哪一个岗位上,或是在哪一个场合上,都要牢记自己是山大的一分子,为母校增光添彩。

第二,要珍惜时光,充分利用好山东大学丰厚的资源。多读书、读好书,“博学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把自己变得更加的强大,为将来做好准备。

第三,要有家国情怀,如今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存在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学弟学妹们用勤奋去拼搏奋斗、激扬青春,用睿智来体验和享受美好人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采访撰稿丨杨阳 沈欣

图片丨刘玉林

编辑丨付佳霓

封面图丨张君怡

审核丨翁祥栋 班梦姣 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