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录
文化“两创”丨“言传中感悟身教”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丨张浩:笔耕不辍,润物无声

广大校友们的回忆和期许,记录着他们在山大的校园时光,承载着山东大学的发展历程,凝练着山东大学的文化精神。通过寻访校友,我们感受着“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共同见证他们“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山大贡献的担当和作为。在山东大学校友办的指导和支持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发挥学科优势,组建“星火”学生党员先锋队,对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进行访谈,特此推出“文化‘两创’丨言传中感悟身教——山东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校友访谈录”专栏,展现校友风采,探索学科发展与校友文化建设互动机制,弘扬山大精神,探寻文化双创路径。

校友介绍

图一 周末和孩子在工作单位

张浩1985-),男,山东日照人。2008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攻读社会学硕士研究生,2011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2011年至今于大众日报社工作,现为大众日报理论周刊责任编辑。他专注于新闻与理论领域的工作,以其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成长为一位资深新闻从业者。曾获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十佳编辑、大众日报十佳编辑,并多次获得山东新闻奖、大众新闻奖等诸多奖项

1致意青春:缘起与回忆

2008年,张浩考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师从马广海教授。在本科阶段,张浩学习的是社会工作专业,这一社会学下的二级学科以助人自助作为核心理念。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学科,张浩决定考取山东大学社会学研究生继续深造,进而可以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观察社会。

社会学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切正是最为令他着迷之处。张浩紧密贴合社会现实,注重社会调研,并着眼于群众最为关心问题,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马广海教授带领他们前往菏泽市成武县进行关于留守儿童的调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谋生而外出打工,自幼与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无论是生活品质还是教育资源上都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改善留守儿童以及老年人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亟需关注并解决的重要课题。他们的调查研究便是深入探讨这一社会现象的成因,为弱势群体寻求出路,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他认识与理解到,社会学不仅要有对问题形而上的思考,更为重要的是脚踏大地,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怀,对国家、社会、人民处境状况的关心,这对他之后从事新闻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哲社学院的三年时光里,张浩不仅深入学习了社会学的有关课程,在生活上还留存下最宝贵的记忆。他曾担任哲社学院的足球队队长,带领大家拼进山大杯足球比赛四强,成就了自己最热血的青春。时至今日,足球依然是他所热爱的运动,而那段记忆也令他难以忘却。

因此,无论是在学术探索还是日常生活当中,山大都见证了他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并承载了成长旅途中的点点滴滴。

图二 后排右二 ,在山大读书期间和外国友人踢球

2就业之路:热爱与奋斗

在谈及他自己的就业之路时,张浩说,尽管社会形势不断变化,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仍然存在一些我们可供借鉴的经验,因此,他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关于职业发展与选择的经历和感想。

在他研究生毕业之际,他做出了投身职场的抉择。就像许多同侪一样,他积极参与了招聘会,并且广泛地投递简历,以拓宽自己的就业渠道。最终顺利通过了大众日报社的笔试和面试,成为了该报社的记者。他说对于新闻行业,他本身就比较感兴趣,在大学期间经常看新闻报纸

张浩分享了一个有趣经历,他曾在赶火车回家的时候买过一份《南方周末》的报纸,看得太过于投入,以至于错过了火车。进入大众日报社,从事记者工作正是张浩将兴趣变成了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自媒体的发展给报纸等传统纸媒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报社也在整个时代形势之下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结构以适应发展。作为一名新闻行业的工作人员,张浩也在不断适应整个行业的变化,而在山大经历的学术锻炼使得他在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关怀,让他更为敏锐地捕捉到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同时得益于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让张浩具有更加发散的思维。这使得他对新闻的理解更具深度和广度,在报社的每个岗位都能得心应手。

回顾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张浩认为,能力和信念是人生道路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打磨自己的技术;另一方面则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坚定信念,在一条正确道路上不断前进。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完善自己,以不变应万变,永远都是面对这个千变万化世界的不二法门。

图三 参加山东大学芳华校友足球队的比赛

3文化两创: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访谈中张浩对文化两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文化两创”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做出的重要指示,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要推动“文化两创”的实现,赓续中华文脉是关键。他认为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优势和丰富的精神宝库,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因此,“文化两创”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的传承和保护,还是山大师生对《永乐大典》的修复等等,都是“文化两创”的一种体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能够重新散发光辉。

作为大众日报理论编辑,张浩的工作更是与“文化两创”紧密相关。例如,当下他的工作重点就是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中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他在当下的工作则是邀请各界专家学者,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领域提出的诸如“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等新理念、新判断、新概念等,以更加细致具体地的方式进行宣传阐释,以进一步做好“文化两创”的宣传,助力各界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文化思想。

  校友寄语:问候与祝福  

张浩认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了优渥的学习资源,各种专业如哲学、社会学、宗教学、社会工作等专业门类齐全,更具特色,让同学们在仰望天空的同时,还能够脚踏大地,同学们需要把握住这种独特的思想条件,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能力,集百家之长,丰富自己的学识学养

同时,张浩建议知识的学习是一方面,生活的行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无论是致力于推动“文化两创”事业,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要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同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性,为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理想。

最后,张浩向山东大学以及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和祝愿:感谢山东大学的教育和栽培,由衷祝福母校和哲社学院欣欣向荣,浩气鼎盛,未来发展越来越好!祝各位老师和学弟学妹们诸事顺遂。

采访撰稿丨李骞瑞

图片丨张浩

编辑丨王子然

封面图丨孙子辰

审核丨翁祥栋 班梦姣 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