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页
搜索结果页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5级哲学拔尖...
9月26日上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5级哲学拔尖基地班主题班会在知新楼A1518举行。翁祥栋老师及全班同学参会,围绕拔尖人才培养认知、大学阶段规划及学业困惑答疑展开深入交流,助力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 班会伊始,翁老师结合哲学学科特性,解读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哲学拔尖人才需兼具扎实的理论功底、批判性思维与现实关怀,学院将通过小班授课、导师制、学术沙龙等形式,为大家搭建成长平台。”随后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6日

山东大学乐智者青少年哲学项目组纳...
2025年9月20日,山东大学乐智者青少年哲学项目组纳新面试顺利进行。经简历筛选、纳新面试与集体商议,山东大学乐智者青少年哲学项目组纳新录取名单公示如下(姓名排序无先后): 23级:张懿萌,黎美瑜 24级:刘雨鑫,胡稞,陈彦含,靳安宁 25级:朱溪媛,杨一凡,刘笑羽(历史),贺诗家,赵恺涵,夏夕童,韦金翰 共青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委员会 山东大学乐智者青少年哲学项目组 2025年9月26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6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与博...
近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向平教授与其博士研究生邢培霞共同在《世界宗教文化》2025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宗教学即人学”与中国特色宗教学理论体系新探》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依据“人创造了宗教”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两个结合”的基本原则,我们发现“神为人造”作为中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基本文化传统,它构成了以“神圣”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中国视角。这将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学自主知识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5日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冯波教...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冯波教授在《哲学研究》2025年第8期上发表了题为《生产抽象与交换抽象:马克思价值理论中的两种实在抽象》的高质量论文,系该期封面重点论文之一。 文章指出,国外价值形式分析学派认为,抽象劳动的社会性质仅仅出于交换,从而否认了生产的社会性质以及价值实体的生产性质。这就导致了价值与交换的循环论证:作为交换前提的价值,却成了交换的结果。实际上,抽象劳动既是一种生产抽象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8日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毛林林在《社会科学战线》2025年第9期上发表了题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费希特—亚里士多德双源重构》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存在双重思想谱系:费希特与亚里士多德。一方面,马克思批判性转化了费希特的“本原行动”理论,将主体能动性从先验道德领域锚定到社会劳动的现实场域,推动观念辩证法向历史生成逻辑的转化,为主体性提供了动力机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8日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林聚任...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林聚任教授与2023级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张璐共同在《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5期上发表了题为《流动社会学视角下县域人口要素流动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解决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其中人口要素是核心方面。本文基于城乡融合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流动社会学视角探究县域空间内人口要素的流动类型特征及其对城乡融合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28日

共有 4,5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03 页   当前第 30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