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页
搜索结果页
诠释学与古典哲学的新开展——首届...
论坛主题:诠释学与古典哲学的新开展 主办单位: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 论坛日程: (一)开幕式: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7: 50—8: 20) 地点:知新楼A座1521会议室   (二)第一场研讨会:诠释学与古典儒道佛哲学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8: 40—10: 25) 地点:知新楼A座1618会议室   (三)第二场研讨会:诠释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龚群教授:乌托邦精神与乌托邦方案
报告题目:乌托邦精神与乌托邦方案 报 告 人:龚群  教授 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7日9:30 报告地点:中心校区知心楼A座1408   报告内容摘要: 乌托邦精神是人类希望精神的集中体现。人生活于现实中,但总是怀抱希望而生存。乌托邦和乌托邦精神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同时也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而传承。近代以来的乌托邦,尤其是以莫尔为代表的和莫尔身后的同类型的乌托邦,是近代思想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陈居渊教授:清代新汉学的形成及其...
主讲人:陈居渊  教授 主持人:王新春  教授 主讲人简介: 陈居渊,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文献学的教学和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与中国易学史的研究。先后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文献学”、“中国经学史”、“中国易学史”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等课程。专著《周易今古文考证》荣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   时   间:2016年11月24日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朱刚教授:“亲亲”何以“为大”?...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1期   “亲亲”何以“为大”? ——对“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现象学-生存论的”阐释   《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首先不是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而是对“仁”的本质的形式显示。这是一个由“仁—人—亲亲”三个不可分割的构成环节组建而成的实事整体。“仁”是《中庸》作者的首要关切或“问之所问”;“人”作为“仁”的呈现境域则是“被问及的东西”;而作为“人”的首要生存方式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Stephen Finlay教授课程安排
元伦理学课程 课程名称:规范性与语言(NORMATIVITY& LANGUAG) 主讲人:Stephen Finlay(Professor of Philosophy in USC, Specializing in metaethics, moral philosophy and pratical reason.) 课程安排(详情见附件四): 1 Metaethics: Aims an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讲座预告】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
【讲座预告】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人的自我意识与机器自我意识的演化 主讲人: 时间: 2016-12-16 15:40-17:00 地点: 不同阵营的相同话题 ——第12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及第119期分析哲学论坛联合报告会 第二场(12月16日15:40 — 17:00) 主持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分析哲学研究中心 王华平教授 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刘晓力教授 刘晓力,女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第125期分析哲学论坛:Cognitivism,...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本学期第五次(总第125期)分析哲学论坛将于4月17日举行,具体情况如下: 题目:Cognitivism, Motivation, and Dual-Process Approaches to Normative Judgment 报告人:Brendan Cline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哲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是伦理学、元伦理学、道德心理学。有论文发表于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5期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5期 主讲人: 刘华杰 教授 时间: 2017-05-19 19:00-21:00 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618 博物学何为? ——一种平行论的思考 博物学推动了近代经验科学的大发展,构成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如今博物学式微,各级学校不再设置此类课程,许多学者也认为博物学仅是科学的初级形式。但是科技已经日益异化,从一种平行论来思考,博物学的价值并不依其转化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诠释学与古典哲学的新开展——首届...
诠释学与古典哲学的新开展——首届中国诠释学青年论坛 主讲人: 时间: 2016-11-16 16:20-16:20 地点: 论坛主题:诠释学与古典哲学的新开展 主办单位: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 论坛日程: (一)开幕式: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上午(7: 50—8: 20) 地点:知新楼A座1521会议室   (二)第一场研讨会:诠释学与古典儒道佛哲学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陈居渊教授:清代新汉学的形成及其...
陈居渊教授:清代新汉学的形成及其所确立的学术精神 主讲人: 时间: 2016-11-21 13:45-13:45 地点: 主讲人:陈居渊  教授 主持人:王新春  教授 主讲人简介: 陈居渊,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文献学的教学和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与中国易学史的研究。先后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文献学”、“中国经学史”、“中国易学史”与“清代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讲座预告】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
【讲座预告】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力教授:人的自我意识与机器自我意识的演化 主讲人: 时间: 2016-12-16 15:40-17:00 地点: 不同阵营的相同话题 ——第12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及第119期分析哲学论坛联合报告会 第二场(12月16日15:40 — 17:00) 主持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分析哲学研究中心 王华平教授 报告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刘晓力教授 刘晓力,女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第125期分析哲学论坛:Cognitivism,...
第125期分析哲学论坛:Cognitivism, Motivation, and Dual-Process Approa 主讲人: Brendan Cline 时间: 2017-04-17 18:30-20:30 地点: 知新楼A座1408教室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本学期第五次(总第125期)分析哲学论坛将于4月17日举行,具体情况如下: 题目:Cognitivism, Motivation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5期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5期 主讲人: 刘华杰 教授 时间: 2017-05-19 19:00-21:00 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618 博物学何为? ——一种平行论的思考   博物学推动了近代经验科学的大发展,构成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如今博物学式微,各级学校不再设置此类课程,许多学者也认为博物学仅是科学的初级形式。但是科技已经日益异化,从一种平行论来思考,博物学的价值并不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元伦理学》课程预告
《元伦理学》课程预告 主讲人: 时间: 2016-10-17 09:13-09:13 地点: 授课时间:10月28日 ~ 12月1日 每周一到周四18:30 ~ 21:00 授课地点:知新楼 A座 1408教室   大多数伦理学理论意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应当遵循某些特定的规范和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之所以应当被遵循,是因为它们所规定的行为要么是“正当的”,要么是“善的”。然而, 像“正当”与“善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东亚的社会与文化系列讲座
东亚的社会与文化系列讲座 主讲人: 时间: 2016-10-19 14:59-14:59 地点: 东亚的社会与文化(系列讲座第六、七讲) Societies and Cultures in East Asia(Lecture 6th.,7th)                   讲座一: “Negotiating Fieldwork:        Methodological Issues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共有 4,492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00 页   当前第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