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页
搜索结果页
“天人与古今:中西现代性的分途”...
2025年5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宫志翀到访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知新楼A1618会议室作题为“天人与古今:中西现代性的分途”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超主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蔡杰、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马士彪、副研究员陈佩辉与谈。 宫志翀副教授指出中西现代转型的分途应当收摄于作为根本问题的天人关系中进行考察。西方的现代性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道教文...
2025年5月10日,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郭武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道教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成功举行了开题报告会,此次开题报告会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道教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饶宗颐宗教与中国文化研究所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举办第41届“思...
5月12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41届“思想者”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1618会议室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以“致知力行,破界立新”为主题,特邀学院宗教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坚出席论坛并致辞,李章印、亓彩云、马士彪、王元超、李世杰等五位老师应邀出席并作现场点评,硕士研究生能星辉代表获奖同学发言。10位优秀论文作者现场宣读研究成果,学院30余名研究生现场参会。 陈坚在致辞中对学院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3日

哲社学院顺利举办“岁启四时 哲承舜...
为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思政课程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5月6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生会联合学术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济南舜文化体验基地、文昌书院开展“岁启四时 哲承舜韵”导学思政下午茶暨文化传承与发展实践思政课。本次活动由舜城·文昌书院张雨桐院长主讲,学院黄春蕾教授、孙艳艳副教授、李瑶玥助理研究员、研究生辅导员吕汶鑫及近20名研究生学生参与。 活动开始,师生沿舜文化研学路线参观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3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5年“匠心筑...
经同学申报、材料审核及评委评选,现将哲社学院2025年“匠心筑梦·劳育铸魂”活动结果公示如下: “方寸焕新记”宿舍劳动vlog征集活动: 优秀作品: 23级7#1403 “平凡星火,致敬匠心—身边的劳动者”摄影活动: 优秀作品:赵悉伶、陈卓、轩轶凡、张佳玥、李淼、李嘉欣、温家乐 参评作品:范增一、李沐遥、王佳忆、孙子辰、温珍昱 “帚笔生辉,劳动赋春”劳育诗文征集活动: 优秀作品:周子龙、吴祖儿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3日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安梧...
近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25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林安梧教授的题为《汉语哲学经典诠释的“存有论转向”——从古典汉语的“存”“在”起论》的高质量论文,该文原载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文章认为,经由汉语哲学经典的深层考察,旨在豁显以“道”为中心的诠释学,这正与我们古典汉语所用“存”“在”两个字,或者“存在”一词,有深切的关系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31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易学与中国古...
近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25年第3期全文转载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王玉彬教授的题为《荀子人性论平议——由“秩序”视域与“正名”方法而论》的高质量论文,该文原载于《文史哲》2024年第4期。 文章认为,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以“秩序”为思考视域,以“正名”为理论方法。在还原“公共秩序”视域的基础上运用“正名”方法,堪称探究荀子人性观念的内在要求。在荀子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杨泽波...
近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杨泽波教授在《孔子研究》2025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先秦儒学天论不宜作宗教式的解读——从“早期启蒙”看先秦儒学天论发展的内在理路》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西周末年有过一场可称之为“早期启蒙”的思想运动,其性质和作用与西方近代启蒙运动相类似。受其影响,孔子所论之天虽然明显带有历史痕迹,但那只是守成的一面,其思想的重点在人不在天,这才是创新的一面,也是最有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2日

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董春副...
近日,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董春副教授在《周易研究》2025年第2期上发表了题为《生生之谓易:<周易>的“生生”思想及其哲学意蕴》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生生”作为易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观念,源于古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要理解《周易》的“生生”观念,需要对“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周易》对“生”的理解,从生长之本义逐渐转向了对“生”之哲学内涵的思考。在《周易》当中,“生”的内涵包括“生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14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姜涌教授在《东...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姜涌教授与其博士研究生崔健民共同在《东岳论丛》2025年第4期上发表了题为《正义理论中的亚里士多德难题及破解》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正义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是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首先,普遍正义被视为社会的所有美德总称,其次是单指政治社会中的特殊正义,实指一种体现政治利益的“权力正义”。而在古希腊时期,分配正义的指向主要是在普遍正义和特殊正义之下的次层次的公正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国阐释学研...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中国阐释学研究中心王丁教授在《哲学动态》2025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古今之变中的酒神——论狄奥尼索斯在谢林晚期哲学中的出现》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指出,围绕狄奥尼索斯形象展开的新神话学运动,是同时汇入德国浪漫派和德国古典哲学运动中的一条暗线,而谢林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鲜为人知。尽管在早期的“同一哲学”中,谢林就已经赋予了希腊神话极高的地位,但囿于谢林哲学体系展开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28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超...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助理研究员陈超在《经学研究》第七辑《清代经学与学人年谱》发表了题为《试论<礼记熊氏义疏>的学术旨归与释经策略》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现存《礼记熊氏义疏》重视总结通义、提示例外、以身份-制度背景厘定经文适用范围,通过疏释将经文引归礼制实践的具体情境之中。熊氏义疏学的方法以其对《礼记》文本内部系统性的肯定、对经文间主从地位的分判为前提。熊氏以《周礼》《仪礼》构成的身份
发表时间:2025年04月09日

葛忠明教授团队教学案例荣获山东大...
近日,山东大学公示了山东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结果,全校共20项教学案例获奖。我院葛忠明教授团队申报的《生命叙事赋能实践:MSW实习的深度嵌入——以“环鲁跑”患癌残疾人叙事治疗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案例,荣获山东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亓彩云、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志海、2024级硕士研究生蒋骋宇、2024级硕士研究生尹洁参与服务及案例撰写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08日

葛忠明教授团队教学案例荣获山东大...
近日,山东大学公示了山东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结果,全校共20项教学案例获奖。我院葛忠明教授团队申报的《生命叙事赋能实践:MSW实习的深度嵌入——以“环鲁跑”患癌残疾人叙事治疗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案例,荣获山东大学2025年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研究员亓彩云、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志海、2024级硕士研究生蒋骋宇、2024级硕士研究生尹洁参与服务及案例撰写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关于开展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25年...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推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一流学科建设,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完善本科生培养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学院决定开展2025年本科生导师选配工作。 本科生导师(以下简称“导师”)是专门为本科生配备的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是学院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推进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措施。学院原则上大三学年为本科生选配导师,导师指导周期为二年。 一、面向
发表时间:2025年09月09日

共有 4,57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06 页   当前第 28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