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伦理学》课程预告
《元伦理学》课程预告 主讲人: 时间: 2016-10-17 09:13-09:13 地点: 授课时间:10月28日 ~ 12月1日 每周一到周四18:30 ~ 21:00 授课地点:知新楼 A座 1408教室 大多数伦理学理论意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行为应当遵循某些特定的规范和原则。这些规范和原则之所以应当被遵循,是因为它们所规定的行为要么是“正当的”,要么是“善的”。然而, 像“正当”与“善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倪梁康教授:以哲学为业——从哲学...
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朱雀论坛 以哲学为业 ——从哲学的外部和内部环境谈起 如何以哲学为业?获得并保持头脑的清晰,是对我们这些以哲学为业者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它类似于中国哲学中的工夫论要求。论博学洽闻,我们不如历史学家;而论想象创造,我们不如文学家和艺术家。或许我们还可以说自己是理思周密,但目前这样的定义对于哲学家已经不再适用。学习哲学,如果最初就不是出自深刻的信念,最后也没有在其中找到最终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东亚的社会与文化系列讲座
东亚的社会与文化(系列讲座第六、七讲) Societies and Cultures in East Asia(Lecture 6th.,7th) 讲座一: “Negotiating Fieldwork: Methodological Issues of Location and Language” 知新楼A1618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田松教授:走出机械自然观
报告题目:走出机械自然观 报 告 人:田松 教授 报告时间:2016年11月16日 19:00 报告地点:中心校区知心楼A座1408 报告摘要: 机械自然观是数理科学的认知基础,随着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成为全球主导性意识形态,并在社会生活中全面渗透。基于数理科学的技术的全面应用,导致全球范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生态文明需要新的自然观。 报告人简介: 田松,1965年出生于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诠释学与汉语哲学”高层论坛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陈居渊教授:清代新汉学的形成及其...
主讲人:陈居渊 教授 主持人:王新春 教授 主讲人简介: 陈居渊,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文献学的教学和中国思想史、中国经学史与中国易学史的研究。先后为本科生与研究生开设了“中国哲学文献学”、“中国经学史”、“中国易学史”与“清代学术思想史”等课程。专著《周易今古文考证》荣获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成果奖”。 时 间:2016年11月24日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Scott Soames学术讲座预告
学术讲座 主讲人:Scott Soames (麻省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南加州大学杰出教授、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和分析哲学史,有《命题与态度》、《理解真理》等著作十余部。) 1 真理、表征与意义 Truth, Representation, and Meaning 主持人:刘杰 教授 时 间:12月9日(周五)14:00~16:00 地 点:知新楼A座1521报告厅 (详情见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讲座预告】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中...
【讲座预告】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空间和技术 主讲人: 时间: 2016-12-13 08:16-08:16 地点: 不同阵营的相同话题 ——第12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及第119期分析哲学论坛联合报告会 第一场(12月16日14:00 — 15:20) 主持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刘杰教授 报告人: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吴彤教授 吴彤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3期:黄启...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3期 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主讲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黄启祥副教授 评论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蔡祥元副教授 主持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李章印教授 时 间:2017年3月15日(周三)晚上6:30 — 8:30 地 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座1618室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分析哲学论坛第112期:郭鹏——“概...
老师和同学们, 本学期第二期(总第122期)分析哲学论坛将于本周四举行,具体信息如下: 题 目:概念形成与概念化:关于模糊性的一种理解(Concep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A Perspective on Viewing Vagueness) 报告人:郭 鹏 副教授 主持人:苏庆辉 副研究员 时 间:3月16日18:30 ~ 20:30 地 点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4期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4期 主讲人: 蔡祥元 副教授 时间: 2017-05-17 19:00-21:00 地点: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A1618 儒学经典诠释中的感通诠释引论 ——兼论伽达默尔与成中英本体诠释学之得失 伽达默尔赋予时间间距以创造性价值,提出了视域融合的诠释模式,克服了施莱尔马赫方法论诠释学的心理主义困境。但是,其时间间距的创造性价值并没有获得充分发挥,其效果历史的观念则有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诠释学与汉语哲学”高层论坛
“诠释学与汉语哲学”高层论坛 主讲人: 时间: 2016-11-18 10:29-10:29 地点: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讲座预告】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中...
【讲座预告】清华大学吴彤教授:中西医诊疗实践中的身体、空间和技术 主讲人: 时间: 2016-12-13 08:16-08:16 地点: 不同阵营的相同话题 ——第12期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及第119期分析哲学论坛联合报告会 第一场(12月16日14:00 — 15:20) 主持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刘杰教授 报告人: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吴彤教授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3期:黄启...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3期:黄启祥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主讲人: 时间: 2017-03-10 08:44-08:44 地点: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论坛第13期 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 主讲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黄启祥副教授 评论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蔡祥元副教授 主持人:山东大学哲社学院/现象学与中国文化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分析哲学论坛第112期:郭鹏——“概...
分析哲学论坛第112期:郭鹏——“概念形成与概念化:关于模糊性的一种理解” 主讲人: 时间: 2017-03-15 10:54-10:54 地点: 老师和同学们, 本学期第二期(总第122期)分析哲学论坛将于本周四举行,具体信息如下: 题 目:概念形成与概念化:关于模糊性的一种理解(Concep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A Perspective on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