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页
搜索结果页
第四期青年易学工作坊在长沙召开
2025年6月19-21日,“第四期岳麓书院《周易》经学研究工作坊暨第四期青年易学工作坊”于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本期工作坊以“‘返本’视域下的《周易》经学研究”为主题,由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由敦和基金会支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03日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与成武...
2025年7月13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心绛韵支教调研团与成武县孙寺镇主要领导同志,在成武县孙寺镇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深化推进会议,团队指导老师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团委书记班梦姣及团队全体成员,孙寺镇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双方就支教调研团赴菏泽成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围绕日后深化合作事宜展开深入交流,并对合作前景作出积极展望。 会议伊始,孙寺镇党委书记王建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4日

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2025济南希...
7月14日上午,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2025济南希望旅程服务学习计划”夏令营开学典礼在济南市天桥区五柳岛小学举行,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和济南市天桥区五柳岛小学的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融合文化体验与学术交流的“希望旅程”。 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石丹理,山东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邵明石,济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办主任徐艳芳,天桥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欣,天桥区教体局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5日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师生赴...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实践与跨学科研究融合,7月9日至10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与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举行“山东大学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并受邀到荣成市自然资源局考察,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吴童立教授,山东大学动物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郭鹏副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张旻等专家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7月9日上午,授牌仪式在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5日

2025年社会工作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
7月7日上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在知新楼A152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社会工作国际暑期学校的主题为“跨学科与社会工作”,来自香港中文大学(CUHK)、瑞士西部应用科技大学(HES-SO)、以色列希伯来大学(HUJI)、蒙古国立大学(NUM)、印度Rajagiri社会科学学院(RCSS)、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8日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与成武...
2025年7月13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心绛韵支教调研团与成武县孙寺镇主要领导同志,在成武县孙寺镇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学生社会实践成果深化推进会议,团队指导老师山东大学哲社学院团委书记班梦姣及团队全体成员,孙寺镇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双方就支教调研团赴菏泽成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进行简要总结,围绕日后深化合作事宜展开深入交流,并对合作前景作出积极展望。 会议伊始,孙寺镇党委书记王建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7日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
近日,“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全文转载了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1980级优秀校友王杰文章《诸子时代·荀子|学习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该文原载于博览新闻2025年3月14日版。 文章指出,荀子在《修身》篇中提出的“学也者,礼法也”揭示了学习的根本目的并非单纯的知识积累,而在于掌握礼法、修养人格、学会做人。文章批判了现代社会将学习狭隘功利化为追求分数、文凭和名校的倾向,警示“学而无德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7日

微光成炬 红韵润心:星火党员先锋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响应中国大学生知行计划号召,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明哲知荇”星火党员先锋队10名成员于7月盛夏奔赴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化沂庄社区,开展为期十日的支教实践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精心设计融合红色教育的特色课程,以哲学启迪思维,以艺术激发创造,在互动交流中与乡村儿童共绘成长画卷,深度探寻并弘扬红色沂蒙精神,助力乡村教育与文化振兴。 社区活动室内,六十余名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6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春风育人...
2025年2月至7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峪见金雕”学生团队在社会工作系专业教师、2023级社会学二班班主任顾璇老师的带领下,于济南市长清区梨枣峪村开展“鸟类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自然教育项目”。此项目为 “春风育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旨在探索本土物种保护与社区生态治理新路径。 梨枣峪山谷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是金雕稳定繁殖地,记录有 119 种野生鸟类。团队通过 “科研监测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04日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赵法生教授在《...
近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赵法生教授在《哲学研究》2025年第6期上发表了题为《先秦儒家的情性本体与道德形上学-以<乐记>为中心的考察》的高质量论文。 文章认为,学界此前对《乐记》人性论的诠释大致可分为“用理为性”“用气为性”两种模式,但这两种模式均对情与气的意义有所忽视。郭店楚简、上博简等出土文献凸显了情在早期儒家人性论中的重要地位,打开了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新视域,为重新理解《乐记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7日

傅永军
傅永军,山东临沂人,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大学中国阐释学研究中心主任,池田大作研究所所长,《中国诠释学》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8-)。 教育背景 ● 法学博士   山东大学   1995-1998 ● 哲学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  1983-1986 ● 哲学学士  山东大学  1978-1982
发表时间:2017年03月12日

陈小文
陈小文,男,1965年生,祖籍湖北浠水县人,法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聘教授。2024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业技术人才)。 教育背景: 1982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8年入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跟随熊伟先生学习海德格尔哲学,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1年入北京大学法学院,跟随罗豪才教授学习宪法与行政法,获法学博士学位。 工作与学术经历: 1991年起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13日

“文明互鉴与经典诠释”高端论坛在...
2025年7月11日至14日,“文明互鉴与经典诠释”高端论坛在山东大学知新楼A座115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高端论坛由山东大学中国阐释学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典阐释学研究中心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诠释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中国诠释学》编辑部、山东大学“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人文社科创新团队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高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1日

山东大学“哲心绛韵”支教调研团赴...
2025年7月19日,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心绛韵支教调研团深入菏泽市成武县孙寺镇,通过走访建设现场、种植基地及民生服务场所,实地调研乡村振兴推进情况。此次调研既是山大学子践行“知行合一”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响应“服务山东”发展战略、以专业所长赋能地方振兴的具体行动。 调研首站为成武县郜鼎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团队重点考察孙寺镇双楼村、刘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现场,成员们察看了农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1日

马琳
发表时间:2025年07月25日

共有 4,58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06 页   当前第 299 页